究竟「用電腦聽音樂」在美國有多興盛?根據CEA的統計,在美國使用線上服務的人口當中,有72%使用家用電腦聆聽音樂。目前個人電腦在美國家庭的普及率,估計達到82%,統計顯示,有越來越多人期望能改善電腦聽音樂的「品質」。 CEA資深產業分析師Steve Koenig表示:「過去幾年當中個人電腦(PC)快速普及,這個本來像是謎團般的計算盒,已經演變為家中的的資訊娛樂中心(epicenter of infotainment)了。」CEA產業研究資料顯示,使用PC聆聽音樂的族群當中,有77%每星期聆聽時間超過9小時。主要的聆聽訊源仍是實體媒體,顯示CD仍是音樂的主要軟體來源,但網路下載仍在持續成長當中。 電腦音樂是家用音響的潛在市場 有趣的是,雖然在所有使用PC做為音響的人口中,有86%表示他們對電腦音效還算「滿意」,但是有1/3左右的使用者希望找尋「更好的音質」,這代表音響業者可以有所作為。另一項統計數據更支持此一商機的發展潛力,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有使用PC聽音樂的經驗,但僅有9%的人會把PC連接到家用音響上面聽音樂,原因應該是音響產品並不容易和電腦連接在一起工作,誰能搶先讓PC成為音響系統的一環,誰就能搶得正待爆發的潛在市場。 用電腦聽音樂還想追求好品質的證據,還包括使用者對音樂檔案格式的偏好,CEA研究顯示,在選擇較大的檔案格式(音樂品質較好)與較小的檔案格式(音樂儲存數量較多)之間,有47%的使用者寧可選擇聲音品質,但檔案較大的格式。這代表即便在PC上面聆聽壓縮音樂,有將近一半的人還是希望保持較高的音樂品質,而不是更小的壓縮檔案而犧牲音質。
以上CEA的統計,代表音響業者的新商機,就是想辦法把PC或iPod、MP3給整合進來,PC既然成為「資訊娛樂中心,」那麼周邊發揮娛樂效果的器材,自然要圍繞著PC打轉,提供更方便的連接與更容易的使用功能。的確,今年在CES展覽上,我們看到了許多這類產品出現,而範圍不僅是原本PC周邊廠商,傳統Hi End音響大廠紛紛加入戰局,希望搶得先機。 法國Focal XS2.1加入戰局 譬如法國Focal推出了Focal XS 2.1多媒體系統,以絕佳造型和方便功能,搶攻電腦族群市場。Focal XS是2.1設定的音響系統,包括左右聲道與超低音,但Focal XS把iPod整合進來,在喇叭底座裝上了iPod Dock,新款iPod Dock不僅可以搭配各種iPod使用,最新的iPhone也可一體適用。為了讓Focal XS與電腦連動更方便,還設置了USB端子連線,所以使用者只需把iPod插上,便可直接與PC一起工作,同時也可為iPod充電。此外,Focal並在XS上面裝置了音量控制,所以XS不需要電腦便可以單獨使用。
融合Hi End設計理念
Focal的展場設置在Hilton的套房,比較不好找,但Focal XS的詢問度卻極高,我連DM都沒拿到,還等回國後向音寶索取。Hilton的房間面積不小,Focal XS搭配著iMac擺在一角,視覺效果很協調,超低音則直接放在地上。Focal工程師Dominic Baker向我介紹XS時,並沒有把聲音開得很大,但不多久現場人員為了展示效果,把音量開得很大,沒想到巴掌大的XS,居然可以發出開Party一般的大音量,規模之大完全不可貌相。新推出的XS定價500歐元,美國定價則是750美元,據此間代理商音寶表示,台灣定價尚未確認,但預計三月即可引進國內,令人期待。 英國B&W巧妙的「飛船」設計 iPod熱潮同樣延燒到英國B&W,推出了「飛船」Zeppelin,這個名稱自然是從其造型而來,外觀就好像是二次大戰時候的飛船一般。Zeppelin的設計好像是精緻化的iPdo Hi-Fi,中央安裝5吋低音單體,向外延伸是3.5吋中音與1吋鋁質振膜高音單體,兩端收起來的「飛船」頭尾,則是合乎聲學原理的設計,減少前障板面積以降低繞射,B&W果然是懂得聲音設計的好手,巧妙地把音響物理和工業設計融合在一起。使用時iPod則擺在正前方,同樣也可搭配iPhone。
Zeppelin背後以鍍鉻亮面處理,低音反射孔也在此處,外觀前後皆美,當擺設都夠好看。Zeppelin也設計了S端子輸出,直接可以從iPod輸出影像。B&W標示的規格是47Hz-22kHz,不過是-6dB的測試數據。B&W的展場設置在LVCC南館,Zeppelin 擺滿整面牆,頗為壯觀,現場詢問圍觀者眾,但LVCC開放空間實在太吵了,音質如何無法判斷。根據現場人員表示,Zeppelin 在美國地區的報價是599美元。 Bel Canto Ultra-Dock使用獨立DSP晶片
Ultra-Dock既然裝置了DSP晶片,自然運算功能比一般DAC更強,Bel Canto設計了Adaptive Dynamic解碼,針對壓縮數位音樂提升還原效果,而X-Matrix則是用DSP模擬出多聲道的環繞音場效果,另外還有Extrapolator,可以輸出5.1或7.1聲道格式,果然是Bel Canto的「終極」數位武器。 Wadia推出iTransport
本來以為iTransport內建數類轉換器與影像線路,結果詢問Wadia的John Schaffer,才發現這原來是一部數位介面轉接器。 可不要小看「數位介面」,前面看到的器材都只能從iPod裡面讀取類比訊號,而iPod最令人詬病的缺點就是數類轉換做得不好,所以從Hi End音響播放起來,iPod的缺點全部都暴露出來,音樂自然不好聽。iTransport則與眾不同,作為單純的「數位介面」,iTransport直接從iPod裡面抓出「數位檔案」,所以,你大可以在iPod裡面放進資料量最大、音質最好的數位格式,然後從iTransport直接擷取數位訊號,送入後端Hi End等級的數類轉換器。 Wadia展示時使用iTransport抓取iPod的數位訊號,送入Wadia 781 CD唱盤,由於781 CD擁有數位音控,所以直入Halcro DM 308後級,驅動加拿大Verity Audio Parsifals喇叭,音樂表現真是好。John Schaffer說現場示範使用最低壓縮的格式,而且iTransport可以把訊號轉為16Bit/44.1kHz,也就是跟CD一樣的格式,這番說法反而耐人尋味,難道iTransport裡面也有晶片處理格式轉換?Wadia沒詳細解釋,看來得要等此間代理商引進後,拆了機器材能一窺詳情。
iTransport還有一項令人驚訝的特點,就是難以置信的價格!前面用來搭配iTransport的781 CD唱盤,要價13,500美元,但iTransport竟然只要349美元,在Wadia歷史上,恐怕還沒出現過比iTransport更便宜的器材。Wadia表示,他們以往都是走在Hi End且高價的一端,但這幾年他們一直在思考,是不是該推出更容易親近普羅大眾的產品,iTransport便是2008年Wadia獻給廣大iPod族的見面禮。
![]()
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©2007 HanMedia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