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錄音時使用RME的Micstasy 8-ch類比/數位轉換器,與Fireface 800 firewire錄音介面,就此將數位音頻訊號輸入電腦,儲存於外接硬碟中。 |
 |
錄音完成後,會在這裡進行剪輯後製的工作,讓母帶更趨於完美。畫面中最前方的就是低音大提琴家劉雅薇,作曲者李和莆博士與小提琴家張雅晴也一起坐在後方聆聽(未在畫面中),一併討論進行剪輯。
|
 |
師大音樂系作曲教授李和莆博士,他改編了鄉土民謠《鑼聲若響》與《滿園春色》成為《如歌的中板》樂曲,由一把小提琴與一把低音大提琴,這兩種音域截然不同的樂器合奏,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。 |
 |
小提琴家張雅晴,自幼習琴,以全國第一名保送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,畢業後赴美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及University of Maryland攻讀演奏碩士及博士學位。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、台南科技大學及屏東教育大學助理教授。 |
 |
低音大提琴家劉雅薇,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管弦與擊樂研究所,現任職於國立台灣交響樂團,先前就已經幫高雄音響展錄製高解析規格的低音提琴作品,這次再度跨刀相助。 |
 |
藝聖音樂工程公司的負責人徐育聖先生,擔任此次錄音工程的錄音師。他曾為胡乃元、麥斯基( Mischa Maisky )、朱利安.洛伊韋伯( Julian Lloyd Webber )、娜塔麗.顧德曼( Natalia Gutman )、今景信子( Nobuko Imai )等國際級大師錄音,亦常出沒國內各大音響廳,為國內音樂家提供專業服務。 |
 |
錄音時主要使用2支Neumann麥克風收音,樂手站在麥克風兩側演奏。 |
 |
天花板還掛了2支麥克風,位置大約在樂手上方,目的應該是要錄空間殘響。 |